地面找平放灌浆料的施工工艺与材料特性
灌浆料作为一种高性能建筑材料,在现代地面找平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优异的流动性和后期强度使其成为地面找平的首选材料之一。
在材料选择方面,优质灌浆料应具备以下性能指标:
1. 流动度:初始流动度≥300mm,30分钟流动度≥260mm
2. 抗压强度:1d≥20MPa,3d≥40MPa,28d≥60MPa
3. 竖向膨胀率:24h与3h差值在0.02%-0.5%之间
4. 泌水率:≤1.0%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首先需要对基层进行处理,清除表面浮灰、油污等杂质,并提前24小时进行湿润处理,但不得有明水。对于吸水性较强的基层,建议采用界面剂进行处理www.uujsj.com。根据施工面积计算所需灌浆料用量,一般每立方米用量约为2.2-2.4吨。
搅拌工艺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建议采用机械搅拌,水料比控制在13%-15%之间。搅拌时应先加入约80%的水,然后缓慢加入粉料,边加边搅拌,最后补加剩余水量。搅拌时间控制在3-5分钟,直至获得均匀无结块的浆体。
灌浆施工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1. 从一侧连续灌注,避免分段施工
2. 灌注高度超过5cm时,建议分层施工
3. 灌注过程中采用振捣棒辅助排气,但不得过度振捣
4. 施工环境温度宜在5-35℃之间
养护阶段对最终强度发展至关重要。施工完成后应立即覆盖塑料薄膜保湿,24小时后可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在低温环境下施工时,应采取保温措施,环境温度低于5℃时不宜施工。
特殊情况下施工需注意:
1. 大面积施工时应设置伸缩缝
2. 高温环境下施工可适当增加用水量,但不得超过推荐值的5%
3. 对于有特殊强度要求的部位,可选用高强型灌浆料
灌浆料地面找平的厚度控制很关键。最小厚度不宜小于3cm,对于荷载较大的区域建议不小于5cm。厚度超过10cm时,建议采用骨料级配的灌浆料以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