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施工套筒灌浆料的应用与技术要求
在低温环境下进行套筒灌浆施工时,材料的选择与工艺控制尤为关键。低温施工套筒灌浆料是一种专门针对寒冷气候条件开发的高性能材料,其核心要求是在5℃以下的低温环境中仍能保持稳定的流动性、早强性和耐久性。
材料的性能指标需满足低温环境下的特殊需求。首先,灌浆料的初始流动度应控制在300mm以上,30min流动度保留值不低于260mm,以确保在低温条件下仍具备良好的填充性能。其次,低温环境会延缓水泥水化反应,因此材料需通过早强组分优化,1d抗压强度需达到20MPa以上,3d强度不低于40MPa,28d强度不低于60MPa。此外,材料的竖向膨胀率应控制在0.02%~0.5%范围内,以避免因温度变化引起的体积不稳定问题。
在材料组成上,低温型灌浆料通常采用硫铝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复合适量早强剂作为胶凝体系。骨料需选用级配良好的石英砂,最大粒径不超过2.5mmwww.khyzd.com。为改善低温施工性能,还需掺入防冻组分(如亚硝酸钠、硝酸钙等)、高效减水剂和保水剂。这些添加剂能有效降低冰点,保证材料在-5℃环境下仍可正常水化。
施工工艺方面需特别注意温度控制。施工前应将基材表面温度预热至5℃以上,拌合水温控制在20~30℃。采用机械搅拌时,建议先将干料预混30s,再加入80%用水量搅拌2min,最后根据流动性调整剩余水量。灌浆过程应连续进行,单次灌注高度不宜超过3m,灌注后应立即覆盖保温材料(如岩棉被),保持养护温度不低于5℃达72小时。
对于节点部位的处理,在低温条件下需延长搅拌时间20%~30%,并采用预热后的金属套筒。灌浆完成后24小时内严禁振动,拆模时间应延长至常规条件的1.5倍。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须搭设保温棚并辅以加热措施,确保结构内部温度监测点不低于设计养护温度。
质量控制环节需增加低温专项检测。除常规抗压试块外,应同步制作同条件养护试件,并检测-5℃环境下的凝结时间差。现场每工作班次需进行流动度经时损失测试,30min损失值超过15%时应调整配合比或采取升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