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陶瓷颗粒的制作工艺与应用详解
道路陶瓷颗粒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防滑路面、彩色步道、停车场等场景的高性能材料。其制作工艺涉及原材料选择、配比设计、高温烧成及表面处理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的精细控制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1. 原材料选择与配比**
陶瓷颗粒的主要原料包括高岭土、石英砂、长石及无机颜料。高岭土作为基础材料,需满足Al₂O₃含量≥35%、烧失量≤8%的要求,以确保颗粒的烧结强度和稳定性。石英砂的SiO₂含量需高于90%,粒径控制在40-80目,用于提高耐磨性。长石作为助熔剂,可降低烧成温度,通常选用钾长石或钠长石,添加比例约为5%-10%。无机颜料如氧化铁红、铬绿等用于调色,添加量一般为3%-5%。
**2. 混合与造粒工艺**
原料需经过干法或湿法混合。干法混合采用高速搅拌机,混合时间不低于15分钟,确保均匀性;湿法混合则加入适量水形成浆料,通过喷雾干燥制成粉料。造粒环节采用对辊压片机或圆盘造粒机,颗粒粒径通常为2-5mm,堆积密度需达到1.4-1.6g/cm³。
**3. 高温烧成**
烧成是陶瓷颗粒的核心工序。窑炉温度控制在1150-1250℃,烧成周期约8-12小时。升温阶段需缓慢(2-3℃/分钟),避免坯体开裂;保温阶段维持2小时,使颗粒充分烧结。烧成后的颗粒吸水率应≤0.5%,抗压强度≥60MPa。
**4. 表面处理与分级**
烧成后的颗粒需经过表面釉化或酸洗处理。釉化处理在颗粒表面形成玻璃质层,提升耐污性;酸洗则用氢氟酸溶液(浓度5%-8%)浸泡10分钟,去除表面杂质。最后通过振动筛分级,剔除粒径不合格产品。
**5. 施工工艺要点**
铺设时需采用改性环氧树脂或聚氨酯胶粘剂,胶粘剂涂布量为1.5-2kg/m²。颗粒撒布密度为5-8kg/m²,撒布后需用压路机(3-5吨)碾压2-3遍。固化时间与环境温度相关,25℃下需养护24小时方可开放交通。www.khyz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