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型加固灌浆料是一种专为建筑结构加固设计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其最大特点是粒径分布集中在微米级(D50≤10μm),通过优化颗粒级配实现超高流动性和渗透性。该材料主要由52.5R硫铝酸盐水泥、硅灰(SiO₂含量≥92%)、纳米碳酸钙(粒径50-100nm)及聚羧酸系超塑化剂组成,其水胶比控制在0.26-0.28范围内www.uujsj.com。
在力学性能方面,该材料2小时抗压强度可达30MPa以上,24小时强度超过50MPa,最终强度等级达到C80-C100。弹性模量稳定在38-42GPa区间,与混凝土基体的弹性模量比接近1:1,能有效避免应力集中现象。经200次冻融循环后质量损失率<0.5%,氯离子扩散系数低于1.5×10⁻¹²m²/s,满足严苛环境下的耐久性要求。
材料具有三项核心特性:首先是自流平性能,坍落扩展度≥280mm,可自主填充0.2mm以上的微裂缝;其次是微膨胀特性,3d限制膨胀率0.02%-0.04%,能补偿后期收缩;第三是触变性,静置5min的触变指数(TI值)保持在1.8-2.2之间,既保证施工操作性又防止离析。
施工工艺需严格控制三个关键环节:基面处理要求达到SSD(饱和面干)状态,采用喷砂处理形成50-100μm的粗糙度;灌浆时采用低压注浆设备,工作压力不超过0.3MPa,注浆管间距按裂缝宽度配置,当裂缝<0.3mm时管距为15-20cm;养护阶段采用双层保水膜覆盖,环境温度20±2℃时湿养护不少于72小时。
对于不同工况有针对性配比调整:在振动环境下掺入0.1%-0.3%的聚乙烯醇纤维;高温施工时添加2%-3%的缓凝组分(葡萄糖酸钠与硼砂复合);水下灌注则需掺入0.5%-1%的有机硅憎水剂。新拌浆体的可操作时间通过缓凝剂调节,标准条件下控制在40-6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