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早强灌浆料作为一种特种建筑材料,其强度发展速度是工程应用中的关键指标。这类材料通常采用硫铝酸盐水泥或特种硅酸盐水泥作为胶凝材料,配合级配优化的骨料和高效外加剂,能够在极短时间内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温度20±2℃,相对湿度≥95%),超早强灌浆料的强度发展曲线呈现典型的指数增长特征。初凝时间通常控制在15-30分钟,终凝时间在1-2小时之间。抗压强度在2小时内可达到15-20MPa,这一数值已经超过普通水泥基材料28天的强度水平。8小时强度通常能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24小时强度可达设计值的90%-100%,72小时基本达到最终强度。
影响强度发展的关键因素包括:
1. 材料配比:水胶比控制在0.28-0.32范围内,掺入纳米二氧化硅等活性掺合料可加速水化反应。高效减水剂(聚羧酸系)掺量一般为胶凝材料总量的0.8%-1.2%。www.khshxcl.com
2. 环境温度:温度每升高10℃,早期强度发展速度提高约30%。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需采取保温措施或添加早强剂。
3. 养护条件:采用湿养护可显著提高强度发展效率。建议在终凝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保持表面湿润至少12小时。
施工工艺对强度发展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 搅拌时间应控制在3-5分钟,确保材料均匀性
- 浇筑时应采用高位漏斗法,自由落体高度不超过1.5米
- 振捣采用高频插入式振捣器,每点振捣时间20-30秒
- 在复杂节点部位可采用压力注浆工艺
对于特殊工程需求,可通过调整配合比实现不同的强度发展曲线。例如在抢修工程中,可配制2小时强度达30MPa的特种配方;在冬季施工时,可添加亚硝酸钠类防冻早强复合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