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底碳纤维布粘贴工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加固领域的先进技术。该工艺通过将高强度碳纤维布粘贴于混凝土结构底部,有效提升结构的抗弯、抗剪承载能力,同时具有施工便捷、对原结构影响小的特点。
碳纤维布作为核心材料,其性能指标直接影响加固效果。优质碳纤维布的抗拉强度需达到3400MPa以上,弹性模量不低于230GPa,伸长率在1.6%左右。布面应采用12K或24K碳丝编织,单位面积重量在200-300g/m²之间。配套使用的环氧树脂胶粘剂需满足GB50728标准,其拉伸强度应大于30MPa,剪切强度不低于18MPa。
施工前需对混凝土基面进行严格处理。首先采用角磨机配金刚石磨片打磨,去除表面浮浆层,露出坚实基层,平整度偏差控制在3mm/2m以内。对存在的裂缝需先进行注浆封闭处理,裂缝宽度大于0.2mm时需采用专用裂缝修补胶。基面处理后需用无油压缩空气吹净粉尘,确保表面清洁度达到St3级标准。
碳纤维布裁剪需考虑实际结构尺寸和搭接要求。单向碳纤维布的纤维方向应与受力方向一致,裁剪长度宜比实际需要长100-150mmwww.khshxcl.com。对于梁板结构,布宽通常为100-300mm,相邻布条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转角部位需做倒角处理,倒角半径不小于20mm。
粘贴施工时,先在处理好的基面上均匀涂刷底胶,胶层厚度控制在0.4-0.6mm。待底胶指触干燥后,立即涂刷浸渍胶,然后将预先裁剪好的碳纤维布平整铺贴,使用专用滚筒沿纤维方向多次滚压,确保胶液充分浸润纤维布并排除气泡。多层粘贴时,需待前一层胶液初凝后再进行下一层施工,间隔时间控制在2-4小时。
施工完成后需进行质量检验。采用小锤轻敲检查空鼓面积,单个空鼓面积不大于100cm²,总空鼓面积不超过5%。必要时可进行现场拉拔试验,检测粘结强度是否达到2.5MPa以上的要求。对于重要结构部位,建议采用红外热像仪进行无损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