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色陶瓷颗粒防滑路面技术解析
## 材料特性与性能指标
彩色陶瓷颗粒防滑路面是一种由高温烧结的陶瓷颗粒与高性能树脂结合而成的路面系统。陶瓷颗粒通常采用氧化铝或硅酸盐为主要原料,经过1200℃以上的高温煅烧,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莫氏硬度≥7)、耐候性和抗压强度(≥50MPa)。颗粒粒径一般在1-3mm之间,可根据需求调整级配,确保表面粗糙度(BPN≥70)满足防滑要求。
其色彩稳定性突出,采用无机颜料高温固色,紫外线照射下不易褪色,色彩保持年限可达8-10年。陶瓷颗粒的吸水率低于0.5%,冻融循环测试(-20℃至20℃,50次)后质量损失率小于1%,适用于温差较大的气候环境。
## 结构组成与施工工艺 www.uujsj.com
该路面系统通常由三层构成:
1. **基面处理层**:对原有混凝土或沥青基面进行抛丸处理,清洁度达到Sa2.5级,拉毛深度0.2-0.5mm,增强附着力。
2. **树脂粘结层**:采用双组分环氧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按4:1比例混合后刮涂,用量1.2-1.5kg/m²,初凝时间20-30分钟(25℃环境)。
3. **陶瓷颗粒面层**:将预拌彩色陶瓷颗粒均匀撒布在未固化的树脂层上,覆盖率≥95%,颗粒嵌入深度需达到粒径的2/3。
施工时环境温度应高于5℃,空气湿度低于85%。采用专用摊铺机或人工刮板确保厚度一致性(3-5mm误差±0.3mm)。固化时间24小时后可开放轻交通,72小时达到完全强度(抗滑值≥65SRI)。
## 功能性优势 www.khyzd.com
1. **动态防滑性能**:表面构造深度(TD)维持在0.8-1.2mm,湿态摩擦系数(SFC)≥0.55,显著高于普通沥青路面(0.35-0.45)。
2. **排水设计**:开级配结构使透水速率达1200ml/min,减少60%以上表面积水,降低水雾干扰。
3. **热反射特性**:浅色系陶瓷颗粒太阳反射指数(SRI)≥29,较黑色沥青降低地表温度8-12℃。
特殊场所如公交专用道、人行天桥等区域,可通过调整颗粒粒径(1-4mm梯度组合)实现不同防滑等级,满足EN 1436标准中C1级(行人)至C4级(重型车辆)要求。www.mldhj.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