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HPC配合比设计的关键要素与工艺要点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配合比设计是确保材料性能的核心环节,其设计过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与传统混凝土相比,UHPC的水胶比通常控制在0.16-0.22之间,水泥用量高达700-1000kg/m³,同时掺入20-30%的硅灰作为活性掺合料。这种低水胶比、高胶凝材料用量的特点,是UHPC获得超高强度的基础条件。
在骨料选择方面,UHPC主要采用粒径0.6-1.25mm的优质石英砂,细度模数控制在1.8-2.2之间。为优化颗粒级配,通常会采用2-3种不同粒径的石英砂进行复配。钢纤维的掺入是UHPC的重要特征,常用直径0.15-0.25mm、长度12-20mm的镀铜钢纤维,掺量一般为2-5%(体积分数)。钢纤维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材料的抗拉强度和韧性。
高效减水剂的选择尤为关键,通常选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需达到35%以上。减水剂掺量一般为胶凝材料总量的1.5-2.5%,确保新拌UHPC的流动度保持在200-250mm(坍落扩展度)。在配合比设计时,还需要考虑环境温度对工作性能的影响,必要时可加入缓凝剂或早强剂进行调节。
施工工艺方面,UHPC需要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充分搅拌,搅拌时间通常比普通混凝土延长30-50%。浇筑时应采用高频振捣器进行密实,振捣频率不低于10000次/分钟。养护阶段需要保持95%以上的相对湿度,养护温度控制在20±2℃为宜。蒸汽养护可显著提高早期强度,养护制度一般为90℃条件下养护48小时。www.khshxcl.com
质量控制环节,除了常规的抗压强度测试外,还需进行弯曲强度、断裂能和氯离子渗透系数等性能测试。其中,28天抗压强度应达到150MPa以上,弯曲强度不低于30MPa,断裂能需大于20000J/m²。这些性能指标的实现,都依赖于精确的配合比设计和严格的施工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