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初凝时间的研究与应用
## UHPC材料的基本特性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一种具有极高强度、优异耐久性和良好韧性的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其28天抗压强度通常可达150MPa以上,抗折强度超过30MPa,弹性模量在50GPa左右。UHPC的显著特点在于其极低的孔隙率和致密的微观结构,这主要归功于其优化的颗粒级配和高效减水剂的使用。
UHPC的典型配合比包括:水泥用量700-900kg/m³,硅灰150-250kg/m³,石英粉100-200kg/m³,钢纤维体积掺量1.5-3%,水胶比控制在0.16-0.22范围内。这种高粉体含量、低水胶比的配比设计使得UHPC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但也对其凝结时间特性提出了特殊要求。
## 初凝时间的定义与测试方法
初凝时间是指从水泥与水接触开始,到混凝土失去塑性并开始硬化所经历的时间。对于UHPC而言,初凝时间的测定通常采用贯入阻力法,按照ASTM C403或GB/T 50080标准进行。测试时需注意UHPC的高粘稠特性,可能需要调整贯入针的尺寸和测试频率。
UHPC的初凝时间一般在3-8小时范围内,具体数值受多种因素影响。相比普通混凝土(通常4-10小时)和高性能混凝土(通常5-12小时),UHPC的初凝时间相对较短,这与其高胶凝材料含量和低水胶比直接相关。初凝时间的准确控制对UHPC的施工工艺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浇筑、振捣和养护等工序的安排。
## 影响UHPC初凝时间的关键因素
胶凝材料体系对初凝时间有决定性影响。水泥品种中,硫铝酸盐水泥体系的UHPC初凝时间明显短于硅酸盐水泥体系,可能仅1-2小时;而掺加矿粉或粉煤灰可延长初凝时间。硅灰的掺入通常会缩短初凝时间,因其高活性加速了水化反应。
环境条件显著影响初凝时间。温度每升高10°C,UHPC初凝时间可能缩短30-50%。相对湿度低于60%时,表面水分蒸发加快,可能导致局部初凝提前。风速大于3m/s时,同样会加速表面失水,影响初凝时间的均匀性。
外加剂的选择尤为关键。高效减水剂种类不同可使初凝时间差异达2-5小时;缓凝剂如葡萄糖酸钠、柠檬酸等可延长初凝时间,但过量可能影响早期强度发展;促凝剂如碳酸锂可显著缩短初凝时间,但需严格控制掺量。
## 初凝时间对施工工艺的影响
UHPC的初凝时间直接影响浇筑窗口的确定。在桥梁预制构件生产中,通常要求初凝时间控制在4-6小时,以保证足够的操作时间;而用于快速修复工程时,则可能需要将初凝时间缩短至2-3小时。
振捣工艺需适应UHPC的初凝特性www.khshxcl.com。由于UHPC粘度高,振捣应在初凝前完成,通常建议在浇筑后1-2小时内进行。振捣频率宜采用高频(10000-15000次/分钟),但时间不宜过长,防止钢纤维分布不均。
养护制度的建立应考虑初凝时间。UHPC通常在初凝后1-2小时开始初始养护,采用薄膜覆盖防止水分蒸发。蒸汽养护常在终凝后2-4小时开始,升温速率控制在15-20°C/h为宜。
## 工程应用中的初凝时间控制
在预制构件生产中,通过调整缓凝剂掺量,将UHPC初凝时间控制在4-6小时,可匹配8小时的工作班制。某高铁轨道板项目中,采用0.05%-0.1%的葡萄糖酸钠,成功将初凝时间稳定在5±0.5小时。
现场浇筑工程面临更大挑战。某大桥UHPC桥面铺装中,通过实时监测混凝土温度(控制在20-25°C)和采用遮阳措施,将初凝时间变异系数控制在10%以内。冬季施工时,可采用加热骨料(至30-40°C)和温水拌合,补偿低温导致的初凝延迟。
特殊工程对初凝时间有特殊要求。某隧道紧急修复工程中,通过复合使用碳酸锂(0.5-1.0%)和三乙醇胺(0.03-0.05%),将UHPC初凝时间缩短至90分钟,同时保证24小时强度达到80MPa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