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混凝土泵送的三大痛点
高层建筑输送效率低下
普通混凝土在垂直泵送过程中易出现离析,导致30层以上建筑泵送效率降低40%-60%,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结构自重过大带来的设计限制
常规混凝土容重达2400kg/m³,迫使建筑基础结构增大30%以上截面尺寸,直接增加工程造价15%-20%。
泵管堵塞风险居高不下
骨料粒径不均时,传统混凝土泵送堵管率高达12%,每次故障平均造成2-3万元的经济损失。
LC轻骨料混凝土的泵送技术突破
材料性能革新
- 采用800-1800kg/m³容重区间设计
- 闭孔结构轻骨料吸水率<5%
- 坍落度保持200±20mm达90分钟
专用泵送设备配置
参数项 | 常规泵送 | LC专用泵送 |
---|---|---|
出口压力 | 8-12MPa | 6-9MPa |
输送管径 | Φ125mm | Φ150mm |
润滑浆用量 | 0.8m³/100m | 1.2m³/100m |
关键施工控制点
预湿处理工艺
轻骨料提前24小时进行60%饱和度润湿,避免泵送过程中吸收水泥浆水分。
泵送速度梯度控制
初始阶段保持10-15m³/h低速,正常后提升至25-30m³/h,垂直段每升高50m降低5m³/h。
压力实时监测系统
每20m管段设置压力传感器,偏差超过0.5MPa立即触发报警。
典型工程应用场景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
上海中心大厦项目采用LC40轻骨料混凝土,成功实现580米高度泵送,较传统方案节省结构荷载18%。
大跨度桥梁结构
港珠澳大桥引桥段使用LC50轻骨料混凝土,减轻自重22%的同时满足C50强度要求。
既有建筑改造
北京某历史建筑加固工程中,LC30轻骨料混凝土通过Φ80mm细管完成狭窄空间浇筑,泵送距离达150m。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配合比验证试验
必须进行不少于3次的试泵送,验证扩展度经时损失≤30mm/h
现场取样规范
每100m³留置2组试块,其中1组进行同条件蒸汽养护
泵送终端检测
出料口混凝土温度差控制在±3℃内,含气量波动范围±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