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C超高韧性混凝土的性能特点与施工工艺
STC(Super Toughness Concrete)超高韧性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性能建筑材料,其核心特性在于突破传统混凝土脆性破坏的局限,实现了材料韧性的显著提升。该材料通过优化配合比设计和纤维增强技术,使抗弯强度达到15-30MPa,极限拉伸应变超过0.3%,断裂能可达30kJ/m²以上,较普通混凝土提升两个数量级。
在材料组成方面,STC采用52.5级硅酸盐水泥为基体,掺入8-12%的硅灰和10-15%的矿粉作为活性掺合料www.khshxcl.com。骨料体系选用粒径5mm以下的石英砂,严格控制含泥量低于0.5%。关键增强组分包括:1.5-2.5%体积掺量的镀铜钢纤维(长度12-16mm,直径0.2mm),以及0.2-0.3%的PVA有机纤维,形成多尺度纤维协同增强网络。这种特殊配比使其弹性模量维持在40-45GPa区间,同时泊松比控制在0.18-0.22。
材料性能表现为典型的应变硬化特征。在单轴受压条件下,应力-应变曲线呈现明显上升段,峰值应力后仍能保持80%以上承载力。三点弯曲试验中,荷载-挠度曲线出现多个裂纹稳定扩展阶段,裂纹宽度可控制在50μm以内。耐久性方面,经300次冻融循环后相对动弹性模量保留率>95%,氯离子扩散系数<1.5×10⁻¹²m²/s,抗硫酸盐侵蚀等级达到KS150标准。
施工工艺需特别注意拌合工序。采用强制式双卧轴搅拌机,投料顺序为:先加入干料(水泥、掺合料、砂)搅拌30秒,再注入减水剂溶液搅拌60秒,最后分三次加入纤维,每次间隔45秒。总搅拌时间控制在4-5分钟,确保纤维分散均匀。新拌混凝土坍落度宜保持在160-200mm,扩展度450-550mm,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8-12秒。
浇筑过程采用分层连续作业,每层厚度不超过300mm。使用高频振捣器(频率≥12000rpm)振捣时,插入间距不大于300mm,单点振捣时间控制在10-15秒。对于复杂节点部位,可采用自密实工艺,但需保证振捣能量指数(VE值)达到8-10。养护阶段采用薄膜覆盖+喷雾养护,环境温度保持20±2℃,相对湿度≥95%,养护周期不少于14天。
在特殊环境施工时,当气温低于5℃需采用加热拌合水(≤60℃)和骨料预热措施;高温季节(>30℃)则应添加缓凝组分,并将浇筑时间安排在夜间进行。模板拆除时间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确定,侧模拆除强度不低于20MPa,底模拆除需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施工缝处理采用高压水枪(压力≥30MPa)凿毛至骨料裸露,并在新老混凝土界面涂刷环氧基界面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