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加固面临的痛点问题
在建筑结构加固领域,施工人员常面临以下棘手问题:
1. 结构补强效果不稳定:传统焊接或螺栓连接易产生应力集中
2. 狭小空间施工困难:梁柱节点等复杂部位难以进行有效加固
3. 耐久性不足:普通胶粘剂在潮湿环境下易老化失效
灌注粘钢胶工艺的技术突破
核心工艺原理
通过低压灌注方式将改性环氧树脂胶体注入钢板与混凝土的间隙,形成:
- 连续均匀的粘接层(厚度控制在3-5mm)
- 分子级渗透的化学结合
- 三维立体的应力传递体系
关键施工优势对比
对比项 | 传统工艺 | 灌注粘钢胶工艺 |
---|---|---|
粘接强度 | ≤8MPa | ≥15MPa |
抗震性能 | 易脆性破坏 | 韧性破坏模式 |
适用环境 | 干燥环境 | 潮湿/腐蚀环境 |
典型应用场景解析
1. 梁体抗弯加固
- 问题特征:跨中裂缝宽度>0.3mm
- 解决方案:采用U型钢板包裹+底部通长钢板复合加固
- 工艺要点:
- 混凝土表面打磨至骨料裸露
- 注胶嘴间距≤300mm
- 灌注压力维持0.2-0.3MPa
2. 柱体抗震加固
- 问题特征:轴压比超限或箍筋间距不足
- 特殊处理:
- 钢板接缝处设置45°斜向注胶通道
- 采用触变型胶体防止流坠
- 固化后超声波检测空鼓率<5%
3. 节点区加固
- 技术难点:钢筋密集导致灌注不密实
- 创新工艺:
- 预埋微型注胶导管网
- 分段阶梯式灌注
- 红外热成像检测胶体流动状态
质量控制关键指标
界面处理标准:
- 混凝土强度≥C15
- 表面平整度≤3mm/2m
胶体性能要求:
- 初凝时间≥60分钟
- 触变指数≥4.5
- 湿热老化后强度保留率≥85%
验收检测方法:
- 拉拔试验(≥3.5MPa)
- 红外无损检测
- 锤击法空鼓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