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防水材料的三大痛点
- 施工复杂效率低:传统防水涂料需要现场调配多组份材料,存在配比误差风险,且需等待固化时间,延误工期
- 环境适应性差:普通聚氨酯材料在低温高湿环境下易出现固化不良、粘结力下降等问题
- 耐久性不足:沥青类材料易老化开裂,平均3-5年即需重新修补
单组份聚脲防水补漏材料的突破性优势
核心技术特点
- 即开即用:预聚体技术实现单组份包装,免除现场配比环节
- 快速固化:接触空气后30分钟内表干,4小时可步行
- 超强附着力:对混凝土/金属基面粘结强度≥3.5MPa
- 弹性恢复率95%:适应建筑物沉降变形需求
典型应用场景
建筑屋面渗漏修复
- 解决彩钢板接缝渗水
- 混凝土屋面裂缝修补
- 出屋面管道根部密封
- 解决彩钢板接缝渗水
地下工程防水
- 地下室侧墙渗漏治理
- 电梯井阴角部位防渗
- 变形缝止水带修复
- 地下室侧墙渗漏治理
特殊环境施工
- 低温环境(-15℃可施工)
- 高湿度基面(含水率≤8%)
- 异形结构(可喷涂复杂造型)
- 低温环境(-15℃可施工)
材料性能实测数据对比
性能指标 | 单组份聚脲 | 传统聚氨酯 | SBS改性沥青 |
---|---|---|---|
拉伸强度(MPa) | ≥16 | ≤8 | ≤2.5 |
断裂伸长率(%) | ≥450 | ≤350 | ≤150 |
耐候性(小时) | 3000 | 1500 | 500 |
施工温度(℃) | -15~50 | 5~35 | 0~40 |
工程应用关键技术要点
基面处理规范
- 清除松动颗粒至坚实基层
- 阴阳角做成圆弧过渡(R≥30mm)
- 明显裂缝需预先注浆处理
- 清除松动颗粒至坚实基层
施工工艺选择
- 喷涂工艺:适合大面积平面施工,厚度1.5-2mm/遍
- 刮涂工艺:适用于细节处理,建议配合无纺布增强
- 喷涂工艺:适合大面积平面施工,厚度1.5-2mm/遍
质量验收标准
- 涂层厚度检测(磁性测厚仪≥1.5mm)
- 48小时闭水试验无渗漏
- 粘结强度现场拉拔测试
- 涂层厚度检测(磁性测厚仪≥1.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