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50专用压浆料是一种高性能预应力孔道灌浆材料,主要用于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孔道压浆施工。其配合比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材料性能、施工工艺和环境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确保压浆料具有优异的流动性、强度发展和耐久性。
在原材料选择方面,M50专用压浆料主要由以下几类材料组成:
1. 水泥:采用P·O 42.5或更高标号的硅酸盐水泥,其3天抗压强度需达到22MPa以上,28天抗压强度不低于42.5MPa。水泥的比表面积控制在350-400m²/kg,初凝时间不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迟于10小时。
2. 矿物掺合料:通常选用优质粉煤灰或矿渣微粉。I级粉煤灰的细度要求45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2%,烧失量不超过5%。矿渣微粉比表面积应达到400-450m²/kg,活性指数7天不低于75%,28天不低于95%。
3. 膨胀剂:选用硫铝酸钙类或氧化钙类膨胀剂,其限制膨胀率在水中7天应≥0.025%,28天应≤0.10%;在空气中21天膨胀率应≥-0.020%。
4. 减水剂:采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应≥25%,与水泥适应性良好,无明显泌水、离析现象。
5. 其他添加剂:包括保水剂、消泡剂等www.uujsj.com。保水剂一般采用纤维素醚类,掺量0.02-0.05%;消泡剂选用有机硅类,掺量0.01-0.03%。
典型配合比设计参数如下(质量比):
水泥:100份
粉煤灰:20-30份
矿渣微粉:10-15份
膨胀剂:6-8份
减水剂:0.5-1.2份
水胶比:0.26-0.30
施工工艺要点包括:
1. 搅拌工艺:采用专用搅拌设备,先干拌1-2分钟,再加入80%用水量搅拌2分钟,最后加入剩余水量搅拌3-5分钟至均匀。搅拌温度控制在10-30℃。
2. 流动度控制:初始流动度应达到10-17s(流锥法),30min流动度损失不大于2s,60min流动度损失不大于4s。
3. 压浆工艺: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压力控制在0.5-0.7MPa。压浆应从孔道低端开始,缓慢均匀进行,当高端出浆口流出与进浆口相同稠度的浆体后,保持压力稳压1-2分钟。
4. 养护条件:压浆完成后24小时内,结构温度应保持在5-35℃范围内,相对湿度不低于90%。在低于5℃环境下施工时,应采取保温措施。
性能指标要求:
1. 抗压强度:3天≥35MPa,7天≥45MPa,28天≥50MPa
2. 抗折强度:28天≥10MPa
3. 泌水率:3h≤1%,24h≤0.5%
4. 自由膨胀率:3h 0-2%,24h 0-3%
5. 氯离子含量:≤0.06%
6. 凝结时间:初凝≥4h,终凝≤24h
7. 充盈度:通过1.5mm筛网的通过率≥95%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根据环境温度、孔道尺寸等因素对配合比进行适当调整。高温季节可适当增加缓凝组分,低温季节则需要添加早强组分。对于大直径孔道或长距离孔道,可适当提高减水剂掺量以保证流动性。